
「供請佛牌」,泰文稱之「chao
para」,「chao」有租借的意思,所以「佛牌」並不是用買的,而是借來的、供請來的,這是一種表示尊敬的語言,先端正語言行為,才能端正其心態,所以從今天起你要說「供請佛牌」,而不是「
買佛牌」喔!(任何聖物都要說「供請」)可以懷疑但是千萬不要存乎輕蔑的心態,這是讓「佛牌」(或聖物)在你身上產生相應的第一步。
有些地方的寺廟,當你去供請佛牌時都會隨之附上一張簡單的介紹紙,裡面所 寫的內容可能是要你每天必須對著佛牌所遵行的咒語,也有可能寫著供請佛牌
後的注意事項,而「多說好話、不罵父母」通常都會列在其中,這也是一種端 正言語、心態的作法,所以供養「佛牌」(或聖物)後,請供養人遵行此條
「鐵則」,這是產生相應的第二步。
有些人供請了「佛牌」(或聖物)後會將祂們帶去大廟做「過香爐」的動作,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過香爐」的意義,館主認為,「過香爐」的意義有兩種,
第一種:「淨化」。跟用「淨爐」幫人淨身的意義相同,有調整磁場的意思。 第二種:請「兵將」進入。之所以寺廟香火袋有該廟神祗保護的作用,就是因
為香火袋內有廟方的神勇兵將。華人宗教與東南亞宗教有著不一樣的範疇,雖然說萬流歸宗,但是末端部分畢竟不屬任何派別,簡單舉證:泰國佛教早
已摻入印度教以及泰國當地神話的思想。而華人道教、佛教的思想也互相各取所需、各取所長,所以才能迸出與原始道、佛教不一樣的火花。
因此供請 「佛牌」(或聖物)後帶去大廟做「過香爐」的動作個人認為是不需要的,並且「過香爐」的動作也有產生互相牴觸的可能性,因此不建議這樣子的作 法。如果是因為自己已將「佛牌」(或聖物)配戴過一段時間,單純只想讓「佛牌」(或聖物)淨化一下,建議的作法是:
一、讓「佛牌」(或聖物)長期處在有檀香或沉香環繞的空間。
二、經常握在手中念經或持咒。
三、讓泰國的師父加持。
請使用與泰國善信相同並正確的淨化方法,這是產生相應的第三步。
「佛牌」是加強供養人運勢的聖物,人生的高低起伏有如綿連的高山低谷,「佛牌」等等聖物,就是讓人生的高低起伏維持在某個階段的高度,讓好的
部份還要更好,讓壞的部份不致於跌入無底深淵,讓大自然的因果定律得以運行,卻又不會讓你永不翻身,讓你絕處逢生機,不讓你進入死胡同。館主發現,有些聖物供養人所祈求的事態明明已經好轉,自己卻不想多一點努力往上爬,如此過多的依賴與不切實際,當然只能換得功虧一簣的結果。
製作佛牌聖物的師父非常慈悲,佛說:「神通不敵業力。」,能在不破壞因果定律的大原則下幫助善信絕處逢生已屬難能可貴,所以心存感恩,不要過於貪
心妄想,並且透徹了解聖物的實際功能而善用,這是產生相應的第四步。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以摩托車當做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你曾經貪圖一時方便將佛牌等等聖物置入座墊底下的置物箱嗎?還是將聖物塞進褲子的口袋?或
是坐車時將放置「佛牌」(或聖物)的包包置於地上腳邊?
以上這些都是非常不尊重聖物的動作,請立即改善。騎摩托車的可將「佛牌」(或聖物)放
在車頭前方的置物籃或外套口袋。放有「佛牌」(或聖物)的包包也請放在座位上或大腿上,如果要外面上廁所,請不要貼身配戴,要將「佛牌」(或
聖物)脫下收妥後掛在門邊或其他不顯眼之處。盡量讓「佛牌」(或聖物)得到最佳禮遇,這是產生相應的第五步。
以上是善信供請「佛牌」後所需要注意的五個步驟,由來自於個人多年的供養經驗,幾乎適用於任何聖物,雖然只是小小的注意事項,對許多資深
供養人來說根本不值一晒,況且徹底執行起來也不難,只是人都很善忘,枝微末節最易忽略,卻不知,關鍵就在這小小細節之中啊!這也算是「佛牌」
(或聖物)對供養人的一種小小考驗吧?
【文章為地天泰聖物館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