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龍破本,邦帕寺已故住持,生於佛曆2466年(1923)9月9日,故於佛曆2545
年(2002),享年79歲。因善使老虎符咒的法力刺青而聞名,至今天為止,邦帕寺
仍然持續使用法力刺青為信眾紋身祈福,並於每年年初固定招開一次大法會,身上
若有紋身的信眾參加法會時,因為身上的神靈受到感召而會不自覺的起乩,法會上
三、四十人同時起乩的景象,令人感到奇妙而神祕。
老虎,森林之王,不怒自威,王者的尊貴象徵。龍破本大師,苦行禪修出身的高僧
,人稱「老虎尊者」,年輕時曾雲遊至泰國北部山區,有一日見某山林清幽宜人,
霎那間大師心生莫名的喜悅感,於是尋覓了一處福地洞天,打算在此地修行一段時
間。在這座山林內除了大師之外,還有數位採藥的獵人在此生活,獵人們除了採集
稀有的天然藥材賣給山下的華人外,偶而也會設陷阱補抓一些動物來賣錢,在森林
裡面靠著人類的動物本能討生活的獵人其實是很敏感的,他們在空氣之中察覺到異
樣,知道森林裡有不速之客闖入,於是很快的在廣大的森林中找到了年輕的龍破本
大師,在普遍篤信佛教的中南半島上,能在人煙罕至的地方見到和尚原本是一件非
常令人高興的事,因為信徒們不用再奔波到城鎮內做功德,尤其是打獵的獵人,但
是這群獵人們見到大師打算在這森林修行不但不感到高興反而都感到非常驚訝,原
來,這座森林有大蟲出沒,所謂「大蟲」其實就是老虎,獵人們擔心在森林裡神出
鬼沒的老虎會傷害大師,紛紛勸告大師趕緊下山莫做停留,但是大師只是氣定神閒
的表示沒有問題,請大家不用為他的安危擔心,並請各位如果有人生上的疑慮他願
意用他已知的佛理為大家講解,說完後就請大家離開繼續工作,並再三強調沒有問
題。獵人們只好有的半信半疑、有的搖頭嘆息的離開這個優美的小洞天。
第二天一大清早,獵人們帶著家中老小以及準備了供養和尚的物品不約而同的來到
小洞天,當然,有些人是帶著忐忑的好奇心而來,來看看小和尚是否已經被老虎吃
掉,大夥兒來到小洞天後只見龍破本好端端的坐在傘帳之內,大師見了獵人們帶著
食物供品而來,於是也馬上起身對著獵人們行托缽之禮,南傳佛教對出家人的戒律
甚嚴,出家眾天天需要向民眾托缽化緣食物,這是佛陀當時流傳下來的規矩,就算
是在無人的森林內,也要對著大樹托缽....
托缽完畢後大師馬上準備要為大家說法,獵人們推說不急,並請大師先用早膳,大
師坳不過大家的好意於是開始優雅的吃著他缽內的食物,原來,南傳佛教過午不食
,食時不語,這也是佛陀當時流傳下來的老規矩。
此時,有些人安靜的看著大師吃飯,有些人動手整理附近的環境,待大師用完餐後
好有個舒適的環境讓大家一起參詳佛理。這一天就這麼平靜的完畢,獵人及其家人
們也各自回到工作崗位,只是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不捨、好奇等等複雜的心理
。之後的每隔一、二天,幾乎都有當地的信眾來探望大師,沒人打擾的日子,大師
就向大樹托缽,摘摘樹上的果子充飢,獵人們也心想,總有一天,老虎會找上大師
。
又是月圓的日子,第二天是佛日,大批的獵人們又攜家帶眷準備豐富的供品來到小
洞天找師父祈福做功德,獵人們來到小洞天一看不得了,師父的正前方蹲伏著兩頭
大老虎,師父則一派冷靜的盤腿坐著,也看不出來師父是否有立即的危險,還是兩
頭大老虎正在守著自己的食物,獵人們小心翼翼的靠著大石與大樹走近,希望這些
障礙物能夠阻擋兩頭老虎的眼光,老虎頭也不回,只是像隻大貓般慵懶的趴著,倒
是龍破本先發現獵人們的到來,師父露出微笑看著獵人,並用力點點頭示意獵人過
來,獵人看著師父,又看看地上的兩隻大貓,深呼吸了一口氣後才大著膽子躡手躡
腳的靠近,這時其中一隻老虎回頭看他,獵人也緊張的停下腳步,獵人吞了一口口
水,老虎打了個哈欠,又回過頭繼續趴著。
此時大師才放聲說:「過來、過來,通通都過來,沒關係,不要害怕!」其他人見
前一個獵人走近後沒事,大家才忐忑地往大師方向慢慢靠攏,原來大師在來這座森
林之前曾經在夢中獲得一位老修行人的指示,要他去找一座與大師有緣的森林靜修
,某日大師走到這座森林才發現,這座森林就是曾經在他夢中出現的福地洞天,所
以他相信,這是老天的指示,就算有老虎要他粉身碎骨也不怕,於是他住了下來,
直到有一晚,老虎找到他,對著他低吟,大師只是冷靜的繼續念著經,就這樣,兩
頭老虎就不走了,就這麼靜靜守在大師身邊,偶爾,大師到山下的鄉鎮採辦事務,
兩頭老虎也會跟著大師下山,鄉民們都嘖嘖稱奇,老虎尊者的盛名就此不脛而走。
大師相信,這兩頭老虎是夢中老人派來守護自己的神獸,而夢中的老人正是帶著老
虎修行的「魯席」祖師,自己雖然身在佛門,但卻是婆羅門的弟子,萬法歸宗,不
管是佛門還是婆羅門,最終的目的都是讓自己解脫、讓世人解脫。因此,在邦帕寺
,除了老虎是重要的圖騰之外,身披虎皮的魯席祖師也是堪稱正宗,據說大師自收
伏雙虎之後,夢中老人也就是魯席祖師每夜都來授法,直到大師功法圓滿才讓大師
走出森林,繼續他的修行之路。